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谴责斯大林

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谴责斯大林。事件详细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举行。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
  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谴责斯大林。
  事件详细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举行。在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大厅的代表们的惊愕中,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有点像是是赫鲁晓夫的『即兴之作』,未经苏共中央讨论,所以有点杂乱无章。与其说是一份正规的政治文件,还不如说是一份严厉的控诉。但归结起来,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1、个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妻子1869-1939)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2、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3、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4、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5、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6、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7、实行个人独裁。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是苏联及苏共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还提出『三和』的新理论,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斯大林
  斯大林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语)。前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是在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主义对二十世纪的俄国(前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和哈萨克大饥荒,他还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流放反对派,造成逾数以十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1945年7月17日,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国波茨坦召开二战后处置德国的波茨坦会议。二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峙。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终年74岁。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等重要职务,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从1953年9月3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6年他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1958年3月27日,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总理。1958年-1964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位期间他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1959年9月2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史称『戴维营会议』。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赫鲁晓夫被强迫退休,从此被迫淡出政坛。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1971年9月11日,因心脏病而逝世。
  赫鲁晓夫在任期间,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